亚博视讯真人_亚博平台注册¥app官网

图片
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中国矿业大会 > 201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 > 媒体播报

相遇相知,谱写共同发展优美乐章

——国土资源部开展地质矿产国际合作纪实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刘艾瑛 通讯员 秦晓燕 郭维民 发布时间:2017-09-25

阅读提示:联合20个国家的100多位科学家,共同编制完成世界首幅1∶500万亚洲地质图,一批国际组织机构纷纷落户中国……国土资源部自建部以来,已与国外政府部门签署了 138份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合作协议,涉及5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遍及五大洲,在全球国际合作进程中留下了鲜明的中国印记。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过去5年,国土资源部紧密围绕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结合我国国土资源工作特点,部署实施国际合作规划,巩固拓展国际合作网络平台,服务支撑矿产资源领域“走出去”,瞄准重大课题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合作共赢。面对当前新形势,国土资源部主动适应新需求新任务,并继续结伴踏征程,谱写国际矿产合作新篇章。

无论是今年5月中国成功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还是刚刚闭幕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其核心内容都是国际合作。

在我国对外开放合作的大背景下,国土资源部党组明确提出,要以开放理念拓展国土资源合作发展新空间。当前,,国土资源部与国外政府部门共签署了138份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合作协议,涉及5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遍及五大洲,其中地质矿产领域协议共93份,地质和矿产领域有效协议41份。

在地质矿产领域国际合作实践中,国土资源部党组坚持国际合作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紧密结合我国国土资源工作定位,在国际合作进程中留下了鲜明的中国印记,一批国际组织机构落户中国,联合20个国家的100多位科学家共同确定编图思想,制定统一标准和规范,编制完成了世界首幅1∶500万亚洲地质图……

过去5年,国土资源部研究部署国际合作规划、年度合作计划及重大合作事项,并督促落实,同时正在实现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外事管理规范制度,优化审批程序,加强信息公开与成果共享,进一步提升了国际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建立了更广泛的国土资源国际交流合作“朋友圈”,取得了丰硕的国际交流合作成果。

紧密围绕国家总体外交战略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国土资源部紧密围绕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积极实施地质矿产国际合作。

“十二五”以来,国土资源部积极参与“APEC 中国年”、上合组织合作、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建设等重大多边外交活动: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五届矿业部长会议,阐述了中国政府推动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政策;积极推动上合组织各成员国间开展地学研究和地质矿产国际合作,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合作机制;在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建设中,通过加强与柬埔寨、老挝、泰国等国家的基础地质调查合作,为我国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动提供了重要的前期技术支撑。

同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规划编制工作,形成了“一带一路”能源资源专题研究成果,部署开展了“一带一路”基础地质调查与信息服务计划,编制完成了《“一带一路”地质调查规划(2016~2020)》,以及“一带一路”能源和矿产资源相关图集,对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保障作用。

在参与双边和区域自贸协定谈判工作方面,积极参与了中美投资协定谈判,按照“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模式,梳理了国土资源领域对外资限制性措施,配合提出了国土资源领域负面清单建议;配合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经济对话、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等重要双边合作机制,提出了土地、地质矿产、油气勘查领域成果建议并纳入对话成果;配合外交部、商务部,积极参与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并在中澳、中瑞自贸区及金伯利进程和汞问题谈判等事项中有力维护了我国在能源资源领域的核心利益。

巩固拓展国际合作网络平台

在拓展矿业国际合作格局、促进矿业对外经贸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国土资源部已经形成了面向全球、辐射周边、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的矿业对外交流与经贸合作网络平台,并取得了重要成效。

开展双边合作,深化与全球重要国家和资源大国的合作关系。截至2015年12月底,国土资源部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建立了合作联系,其中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埃塞俄比亚、阿根廷、智利、秘鲁、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德国、芬兰等51个国家和地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签署了115份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合作协议,涉及土地、矿产、地球科学、地质调查、科技项目、人才培训等一系列合作领域,形成了双边高层互访机制,推动了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促进了双边互惠互利合作。

推动多边合作,提升我国在重要国际组织的地位和影响力。一是拓展多边合作网络,与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测量师协会、国际登记法中心、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滑坡协会、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等20余家国际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二是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任职,先后有50余名专家在亚太经合组织、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世界地质图委员会、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国际滑坡协会、国际海底管理局等国际组织担任职务,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协调作用。三是大力推动国际组织在华机构建设,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秘书处迁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取得重要成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成立并正式运行。

国土资源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合作举办了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等6个国际性矿业盛会。其中,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矿业盛会,也是全球四大矿业大会之一。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举办5年来,共有1600多家企业参展参会,推介洽谈项目500余个,签约金额超过480亿元人民币,取得了一系列合作成果。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成功举办了5届,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专业性展会,跻身全球国际矿物宝石和化石领域展会前三名。

国土资源部还通过每年组织国内企业和地勘单位参加加拿大勘探开发者协会年会、南非国际矿业大会、澳大利亚矿业大会、智利国际矿业展等国际知名矿业大会,搭建“走出去”矿业项目对接与合作平台。

服务支撑矿产资源领域“走出去”

为加强“走出去”工作的政策指导,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地质与矿产资源领域对外开放与合作工作的通知》,就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国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国际合作编图和重要成矿带境内外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对比研究。编制完成了世界首张1∶250万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大地构造图。我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韩国开展了五国“1∶250万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系”项目,以及中欧亚八国地质编图工作。全面开展了全球成矿带成矿规律研究工作,通过对比研究,形成了多个境内外勘查选区的建议,进行了成矿带划分,筛选出100多处境外勘查远景区和靶区以及40多处矿产地,作为潜在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靶区。

开展了对马达加斯加、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赞比亚、乍得、摩洛哥、利比里亚、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援外地质调查,研究了目标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和找矿潜力,与受援国矿业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企业“走出去”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通过组织实施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掌握了一批具有经济价值的矿业权,其中大型以上矿产地58处,探获铁矿石64.34亿吨、铜2021万吨、铝土矿8.1亿吨,探索形成了“政府引导,地勘先行,企业跟进,金融互动”的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机制,进一步提升了企业与地勘单位“走出去”的国际竞争力。

建立了覆盖全球重点国家和重要成矿带的全球地质矿产信息系统,实施了“全球地质矿产与资源环境卫星遥感工程”,开展了世界重要国家矿产资源勘查投资指南编制工作,增强了境外地质矿产信息服务能力。地质矿产信息系统已收录了全球106个国家的22万个矿产地、3500多个矿权地、世界3000多家矿业公司、世界主要矿种及资源储量等信息。全球地质矿产与资源环境卫星遥感工程对207个国家共计14900万平方千米区域开展了1∶500万卫星遥感图像的地质矿产解译,圈定了大量找矿远景区,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前期基础资料。世界重要国家矿产资源勘查投资指南编制工作已完成85个国家矿产资源勘查投资指南编写及矿业法规编译等工作,为800多家企业、地勘单位和研究机构提供了服务。

瞄准重大课题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国土资源部瞄准国内外重大地学与土地科技领域前沿课题,汇集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充分发挥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项目。

通过大陆动力学合作项目,初步掌握了鄂霍茨克造山带基本构造特征,确认了大兴安岭地区的构造归属,具有同蒙古国东部同样的重要成矿远景;“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有关项目的实施,为汶川地震断裂带关键地震地质问题的解决建立了综合研究平台;“海陆相互作用与全球变化”一系列项目,针对中国海岸带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气候变化响应、地下水动态和海水入侵、湿地碳储功能与修复等问题,取得了新资料和新认识;国家耕地资源动态监管系统核心技术引进与合作研究,突破了国产卫星几何匹配关键技术。

针对成矿规律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基本地质问题开展国际合作和对比研究。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矿业大国合作开展碰撞造山环境成矿作用研究,提出斑岩铜矿和类MVT矿床的新成因机制,建立了新成矿模型;与俄罗斯、智利、阿尔巴尼亚合作,开展了“蛇绿岩与铬铁矿成因合作研究”,为板块推覆带的铬铁矿找矿提供了新思路;与美国合作开展了“环太平洋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与资源评价技术研究”;在东北亚、南美洲、非洲和西太平洋地区开展了19项“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与优势矿产资源潜力分析研究”;与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合作,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特性及产出特征的研究。

针对地质调查的关键技术和方法途径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研制基本工作方法,采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获取新数据,创建和完善国内实验室,促进了地质认识的突破和技术手段的创新。编制出世界首幅1∶500万亚洲地质图、亚洲地下水系列图等一系列跨国地质图件;开展了深部探测关键技术和处理技术的合作研发,为构建适应我国地球深部特征的立体探测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路;研究应用国外先进仪器建立技术方法,测定金刚石样品的红外光谱、碳同位素和矿物包裹体特征,为证实其深部成因和铬铁矿形成环境提供了关键数据;与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开展地质样品测试技术研究与交流,把测试指标从无机拓展到有机,适应环境监测和有机矿产勘查的需求;与俄罗斯合作建立涡轮钻具室内实验系统,提升了我国相应技术的研制水平和整体实力。

针对地质灾害治理和环境监测开展国际合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与德国、瑞士等国家合作,研究应用先进的地下水实时模拟技术和测渗技术,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制传统水文地质方法与环境同位素技术相结合的新方法,为评价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对强烈开采的响应提供了手段;借鉴研究检测岩溶水体有机污染物的生物指标与监测技术,拓展了水污染监测范围;针对三峡水库、高铁、地铁等工程区地表形变的精细监测,研究高分辨率星载干涉SAR监测的关键技术,使我国的研究水平步入国际前列。

主动适应新形势新需求新任务

当前国际矿业虽然持续探底调整,但全球新一轮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蓬勃兴起。未来10年,金砖国家、东盟等新兴经济体将进入工业化、城镇化集中快速发展时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以急速空前规模增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推进形势下,各国大力推动交通、能源、电信等领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欧盟“连接欧洲设施”计划、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将带动钢材、水泥、铜、铝等基建材料的大规模需求。

与此同时,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以新能源汽车、3D打印为代表的新兴战略性产业迅猛发展,将带动锂、稀土、萤石、硼、钒、石墨等新材料矿产需求的急剧增长,产业转型升级为国际矿业发展开辟了新空间。

随着基础设施、装备制造、重大工程等领域国际合作日益广泛,将为国际产能合作蓬勃兴起、创新矿业合作模式、打造全球矿业产业链提供新契机。

自2013年以来,北美、南美、非洲、大洋洲、中亚等区域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新的矿业刺激政策,其中主要包括促进矿业投资便利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施优惠税收政策,鼓励外商企业将矿业开发同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延长矿业开发产业链条,促进资源就地加工转化。全球呈现出以鼓励矿业投资为主的政策调整浪潮。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做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部署,“十三五”国土资源工作面临重大趋势性变化,从而将引发国际合作的新需求、新任务。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重大产能项目合作,需要充分发挥地质工作的先行作用,积极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国际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扎实有效的地质信息和技术服务支撑;需要充分利用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矿产资源领域的巨大互补优势,积极开展以矿产资源合作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合作,实现“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合作的互利共赢。

在新形势下,国土资源部全面深化资源管理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强地质和矿产资源领域对外开放,着力营造开放透明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和矿业市场环境;需要进一步推动资源管理国际化,提升参与全球资源治理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学习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做法和经验,为我国资源管理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参考。

续写国际矿产合作新篇章

“十三五”期间,国土资源部将在保持地质矿产领域国际合作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加科学规划、统筹部署地质矿产领域各方面的国际合作,继往开来,续写国际矿产合作新篇章。

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着力拓展与中亚、东南亚、拉美、非洲国家的合作,同时深化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资源大国的合作,做好各项地质矿产合作配套衔接,完成基础地学合作、海洋地质调查、国际合作平台、全球矿业治理、地学理论创新、方法技术创新、仪器装备创新、矿产资源管理、人才培训交流等重点领域任务,巩固和发展与我国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地质矿产领域国际地位,促进与合作方、合作国的共同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国土资源部明确提出实施六条保障措施,务实推进国际合作。

一是健全体制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国土资源部通过加强与外交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充分利用中美、中加、中法和中德等科技委员会平台,推动与重要国家在地学与资源环境领域的合作,同时落实好“走出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对外援助部际协调机制、涉外法律工作交流协商机制等重要协调机制部署的任务。充分发挥直属单位、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学会和协会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国际合作业务支撑体系,实施更多新的国际合作计划和项目,推广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合作成果。

二是制定年度计划,加强绩效评估。统筹协调,不断开拓,有序推进,落实与国外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签署的部际合作协议,制订协议落实方案,切实加强对协议执行情况的监管和评估。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推出高端人才。建立稳定合作人才培训制度和机制,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和模式,加强引智和来访学习交流,输送科技人员到国际组织任职,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和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度复合型人才。

四是强化基础能力,提高合作水平。建立国际合作项目数据库和国别政策数据库,做好数据库信息动态更新。针对不同国别,制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层次合理的国土资源国际合作战略,推动双边、多边务实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拓展。

五是争取资金支持,开展合作项目。探索多元化、稳定化和专项化的国际合作项目运行资金的保障模式,研究和积极争取多种渠道的基金资金支持,有效推进国际合作项目。

未来,国土资源部将同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对接,共商共议,达到共识,一道勾画出国际矿业合作的美好愿景,并逐步让愿景变为现实,实现合作共赢。□

Bosom friends always achieve the win-win

——The report about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f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PRC

By Liu Aiying Qin Xiaoyan Guo Weimin

Over 100 scientists who are coming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jointly compiled the world’s first Geological map of Asia(1∶5000000)and a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have settled in China……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PRC has signed 138 MOU with foreig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ince the year established. These MOU involved in 57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roughout five continents. The geoscienc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footprints of China have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A great career requires great practice.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focus on the national diplomacy strateg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and resources work. On the one hand the MLR implement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lans and expands network platform, also on the other hand supports the plans of ‘mineral resources going out’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major topics of geoscience. All these works have been fruitful and realized win-win situation.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the MLR actively adapts to new requirements and tasks, wishing for writing a new chapter in international mineral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