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视讯真人_亚博平台注册¥app官网

图片
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亚博平台注册 > 直属单位

服务科技精准扶贫 促进减灾成果转化

——“强震区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来源:地调局环境监测院 作者:张楠 发布时间:2016-05-19

为更好地服务科技精准扶贫,促进减灾成果转化,近期,地质灾害研究分会与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在昭通市联合主办“强震区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而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地震地质灾害不仅使个人生命财产遭受损失,还会破坏公共设施、经济基础设施,造成当地经济根基的损失,让扶贫的投入和扶贫效果大打折扣。目前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发生率呈正向关系,农村居民因灾返贫问题比较严重。如鲁甸县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承受和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较差,连续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强震地质灾害又加剧了当地经济的落后,加剧“因灾返贫”的恶性循环。这主要源于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但抗灾能力较弱同时地质灾害科技转换成果不足。


本次会议在总结了我国强震后次生地质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对强震区震后地质灾害的调查、防治的新技术新方法,震后灾区恢复重建经验以及强震区“因灾致贫、因灾返贫”解决思路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和交流。会议一致认为,应在大量的地质工程中,按工程创新的要求,建立规划、设计、施工、技术监控运行的标准。


会上,中国科学院陈祖煜院士做了“堰塞体溃决洪水分析及鲁甸红石岩堰塞湖风险评估”的主题报告,针对强震形成的堰塞体的处理方法、洪水溃决的过程、原理及其过流量的新型计算方法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殷跃平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张永双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胡卸文教授、兰州大学孟兴民教授、以及成都理工大学的唐川教授分别做了关于“汶川地震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效应研究”、“汶川地震灾区泥石流防治关键问题”、“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风险及防范”以及“汶川地震灾区震后暴雨泥石流启动机理研究”的专题报告。


会议结束时,中国工程院院王思敬院士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认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发展到今天,取得了显著成效,队伍日渐强大,技术方法手段日益先进,但仍然具备提升空间。他提议,要借鉴香港等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良好经验,使因地质灾害死亡的人数再降低一个水平。他认为,灾后重建要面向未来,动用更好的技术,使新农村、新城镇更加安全、温馨,变灾后为安居乐业的宜居之乡。


来自教学、科研、生产、管理以及昭通市下属区县代表共计2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殷跃平、昭通市副市长余伟、云南省国土厅副厅长李连举在会议上致辞。